有的嬰兒,在哺乳中或哺乳后,突然中斷吮乳,躁動不安,陣發(fā)性兩手握拳,兩臂屈曲(或伸直),兩腿伸直,全身用力,面紅耳赤,哭鬧不停。或在睡中突然尖叫,頭向后伸,輾轉(zhuǎn)不安,面色蒼白,滿額大汗,手腳發(fā)涼,吐奶不止,腹鳴響亮,放屁頻頻,放屁后略見輕松。其原因是由于嬰兒吃奶時吞進了較多量的空氣。吞下的空氣聚集在胃下部,乳汁留在胃的上部,空氣不能逸出,而進入小腸及大腸,引起陣發(fā)性腸痙攣和腹痛。這與小兒的體質(zhì)有一定關系,多見于男嬰。小兒性子急,母親的奶頭括約肌如果過度緊張,出奶太慢,或奶頭太短,甚至陷入,使小兒吃不到奶,小兒就支吞進大量空氣。
發(fā)作時可用濕熱毛巾外敷腹部,或服用小量鎮(zhèn)靜劑。一般來說,到生后三個月,少數(shù)到六個月時,癥狀可自行消失而痊愈。
預防的措施是:每次哺乳時間不宜超過二十分鐘,有吞氣癥的嬰兒吃奶不要取臥位,而要采用立位或坐位,哺乳中和哺乳后,要豎抱小兒靠在母肩,輕拍兒背,使吞進的氣體逸出。睡時要讓嬰兒取半坐半臥位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