孩童的心靈世界簡單又脆弱,但是這并不影響他們?yōu)槟闩烹y解憂的決心:只要有問題求教,他們都能認真地為你想辦法,最擅長的是大事化小,小事化無。在他們面前,一切問題都能迎刃而解。
記得在大學教授幼兒專業(yè)的指導老師曾經說過,“別看兒童的表達能力不如成年人,但他們什么都懂,心里清楚得很哦”!另一個指導老師也持同樣看法,她甚至對動不動就來個“教育”的施教觀念頗不以為然,“孩子們什么都知道,你以為需要用‘教’的方法對待他們嗎?那是錯的!我們需要的,是‘引導’、‘支持’、‘幫助’和‘討論’”,她這樣主張。
我一直以為,老師教,學生學,是天經地義的事,現(xiàn)在,這種持否定“教”的理論讓我迷惑起來。在考試時,問到幼師應采取何種施教態(tài)度時,我不敢提“教”字了,只順著指導老師的話說。這樣,她覺得中聽,結果我得了個不錯的分數。但考試歸考試,我心里還是不踏實,總要在實踐中尋找些例子,為這種理論找根據。
我曾在美國日落區(qū)一所雙語學校教中文,孩子們對學習中文興趣不高。除了不得不跟著念幾句外,全用英文對話。一次在他們的注意力有點分散時,我故意高聲念道:“一二四五六……”
“錯啦!錯啦!”孩童們紛紛大聲嚷著,甚至笑得前俯后仰。
“咦,這念錯了嗎?”我一臉驚訝看著他們。
老師怎么連這個都不懂?那太不聰明了!還是讓我們念給你聽好了。能發(fā)現(xiàn)老師的錯誤,讓孩子們感到好興奮——這樣的“意外”,到底把他們的思想給集中起來了。只聽孩子們齊齊高聲念:“一二三四五……”響亮且?guī)σ獾穆曇?,充滿了自信與驕傲。為了讓他們多些機會開口說點中文——我不顧老師形象,一錯再錯地讓孩子們“提醒”,就是說,讓他們多學點。
看來,讓孩子挑老師的錯也不失為一種讓孩子自主學習的好方法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