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人體這個生命大廈中,遺傳的奧秘到底是什么呢?多少年來,人們一直在遺傳的迷宮里不斷徘徊。經(jīng)過許多科學家的精心研究,直到19世紀末,終于找到了表演遺傳節(jié)目的主角――染色體。
染色體深深地藏在人體細胞中的細胞核內(nèi),好像是細胞中最寶貴的珍藏。平時,染色體隱而不現(xiàn),不僅在放大幾百倍的光學顯微鏡下看不到,即使是在放大數(shù)10萬倍的電子顯微鏡下也難以看見。只有在細胞進行分裂的時候,通過某種特定的染色法,才能使它露出“廬山真面目”,由此取名為“染色體”。
染色體是一種形態(tài)、數(shù)目、大小恒定的物質(zhì)、既不會多一個,也不會少一個。一個人染色體的形象和其前輩維妙維肖,假如稍有差錯,這個遺傳“戲”就要演得走樣了。正因為如此,才有了子女像父母的遺傳現(xiàn)象。
人類每一個細胞核中有多少染色體呢?科學家闡明,人類染色體的準確數(shù)目是46條(23對)。其中44條(22對)是常染色體,男女都一樣;另外2條男女不一樣的是性染色體,男性為一條X和一條Y染色體,女性為兩條X染色體。
有趣的是,人體染色體的數(shù)量,不管在身體哪個部位的細胞里都是成雙成對存在的,唯獨在生殖細胞――精子和卵子里,卻只剩下23條。而當精子和卵子結合成新的生命――受精卵時,又恢復到46條??梢?,在子代每個細胞中的46條染色體中有23條來自父親,另外23條來自母親,即一半來自父親,另一半來自母親。所以子女既攜帶有父親的遺傳信息,又攜帶有母親的遺傳信息。子女長大成人后,生成精子或卵子時,染色體仍然對半減少。如此循環(huán)往復,來自父母的各種特征才得以一代又一代地傳遞,使人類代代復制著自己相似的后代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