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家庭生活中,常有這樣的事情:小寶寶正在興致勃勃地玩一件東西,這時,大人出自某種原因把那件東西拿走了,但小寶寶卻哭鬧不休,發(fā)起“牛”脾氣。又或者,微涼的天氣,愛漂亮的小姑娘非要穿那件漂亮的吊帶裙,大人卻偏要她再加多件外套,小姑娘勉強穿上外套,但心里卻鬧起了別扭。面對以上情景,做爸爸媽媽的應(yīng)該怎么做?
由于不同父母有不同的育兒觀念,可以設(shè)想,面對同樣的問題,好父母和“壞”父母會往往會作出不同的反應(yīng),讓看看以下父母的不同做法。
好父母的做法:
1、立即滿足要求,直接拿玩具去哄寶寶,或者任由小姑娘穿漂亮的吊帶裙。
2、向孩子妥協(xié),溫柔地安撫寶寶,千方百計地哄耍鬧中的寶寶,甚至做出不切實際的許諾。
點評:這樣的做法貌似一下子解決了問題,但其實埋伏下很多隱憂:孩子以后更難管了,因為他有了這樣的經(jīng)驗:只要他大發(fā)脾氣,什么事都能如愿以償。
“壞”父母的做法:
1、嚴(yán)厲訓(xùn)斥。當(dāng)寶寶鬧情緒時,如果爸爸媽媽大聲訓(xùn)斥他,或許會立即奏效,正在耍鬧的寶寶馬上停下來了,愛漂亮的小姑娘也只能無奈地穿上外套。
2、動武。中國人信奉“不打不成才”的教條,遇到孩子不順從自己時,馬上對孩子進(jìn)行體罰,以讓孩子順從自己的意志。
點評:這樣的做法同樣不太合適,用嚴(yán)厲訓(xùn)斥這種強壓管制的方法,寶寶的心靈可能會受到傷害;而如果爸爸媽媽對他動武,寶寶可能會產(chǎn)生被羞辱感,長此以往寶寶會變得性格孤僻,對人缺乏信任,影響寶寶以后與人的交往能力。
看了以上兩種好“壞”父母的表現(xiàn),您是否也有所感悟呢?其實以上兩種父母的做法都有一定的道理,但亦有失偏頗,那么當(dāng)遇到寶寶與你發(fā)生“沖突”時,怎樣才是正確而有效的處理方法呢?
首先家長需要冷靜思考,既不要一個勁地哄勸,也不要大發(fā)其火,可暫時不理他,對他不冷不熱,裝著若無其事,當(dāng)孩子情緒平靜下來之后,再耐心地向他講道理,家長可以對寶寶說:“寶寶這樣哭鬧不好,媽媽不會滿足你的要求,剛才你的要求并不合理,所以,媽媽要拒絕。以后,媽媽相信寶寶不會再有這樣的表現(xiàn)了。”或者說“雖然穿吊帶裙很漂亮,但如果凍病了要去吊針啊,你不是最怕吊針嗎?”
此外,爸爸媽媽給寶寶講道理時語言要簡練,盡量用寶寶能理解的語言,就事論事,不講抽象的大道理,不要給寶寶下不好的結(jié)論,但要帶給寶寶這樣的信息:他的行為和做法是不對的,爸爸媽媽不會滿足他不合理的要求,但爸爸媽媽始終是愛他的。
在養(yǎng)育寶寶的過程中,沖突不會間斷,好的處理方法和好的溝通方式不但會順暢地解決沖突,還能使爸爸媽媽和寶寶在不斷的沖突中建立起相互信任、相互理解、相互依存的良好父子、母子關(guān)系和和睦的家庭氛圍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