這是發(fā)生在我身邊的一個真實的故事…
小強是一個可愛活潑的倔強男孩,他5歲了,全家人高高興興準備給他過生日慶祝…
親朋好友都送來了各種各樣的禮物….其中有一個袖珍打氣筒很快就吸引了小強,他從來沒有見過。小強的好奇之心悠然而起,“這是干什么的啊?”“怎么用???”“為什么那么小啊?”“是什么都可以打氣嗎?”“我要玩!我要玩!”等等問題一下子都從小強的口中冒了出來…..一連串的問題讓正在忙碌的父母很是不耐煩,“等等回答你!那不是玩具!等吃完飯再玩!”,“我不,我就要現(xiàn)在玩!”,“不行!”,“不給我玩,就不吃飯!!”,“再不聽話就打你了!”,“我就要玩!!”….可想而之,嚴厲的父親怎么會向孩子低頭呢?全家人的勸說都無濟于事….倔強的小強就要玩那個打氣筒,可是父母就是不給孩子玩!最后自然是小強被爸爸狠狠的打了一頓!委屈的淚水一連串的從小強的眼眶中涌出來….他不明白為什么父親要那么生氣的打他?為什么就不可以玩那個打氣筒呢?那還是叔叔送我的禮物呢!小強的父母很生氣,覺得在大家面前丟了面子…這個孩子怎么這么不聽話,太懂事了?。⌒妭牡目拗拗?,就睡著了。這頓給小強過生日的飯大家自然都沒有吃好。那位送打氣筒的朋友后悔不已,一直在自責的說“都怪我!我要是送別的禮物就好了…都怪我??!”
等小強醒來后,客人散去,爸爸說讓他玩打氣筒時,小強卻搖搖頭說:“我已經(jīng)不想玩了…”父母好失望啊!
我們可想而之,小強的這個5周歲生日過的是多么的“有意義”啊,也許他會記住一輩子的,但是這記憶究竟會給小強帶來什么呢?
分析:
1. 那位送打氣筒的朋友一點兒錯都沒有??!他有權(quán)力選擇送什么樣的禮物給孩子,事實上我們每個人都是無法預(yù)料生活中將會發(fā)生什么事情的。
2. 小強強烈要求“玩”打氣筒的想法、做法都是沒有錯的!因為小強正處于對外界事物的好奇與探索階段的年齡,他自然會對他身邊的每一件新鮮事物都會感到好奇、新奇,強烈的求知、探索欲望使得孩子會不顧一切的想要達到目的…..這很正常的舉止言行!這個年齡段的孩子還沒有很好的自我控制能力。他無法理解為什么一定要等吃過飯后再來“玩”這個新奇的東西?為什么不可以玩好再做其他的事情呢?在小強看來,這個打氣筒是他從來沒有見過、玩過的最吸引他的東西,沒有什么可以取代孩子的好奇心要得到滿足的強烈欲望。也不應(yīng)該取代啊,就這么簡單。
3. 家長的做法是不妥當?shù)摹<热缓⒆拥囊笫菦]有錯的,家長就應(yīng)該滿足孩子的求知欲。但是,我們可以理解家長的做法,也許家長自己認為孩子的要求也不過分,只是時間地點不對,殊不知,這是我們成年人的理智想法??墒钦驹谝粋€5歲孩子的角度看問題,我們家長的做法就過于主觀武斷了……那么,我們應(yīng)該怎樣去做?我們要的言行要做到,即不傷害孩子的好奇心和探索精神、滿足孩子的求知欲望,又讓他明白了要懂規(guī)矩,學(xué)會忍耐,按照成人的理智行事。
4. 理解孩子!真正的理解孩子!站在孩子的角度去想問題,看問題。正確的做法是:滿足孩子的好奇心,讓他去看、去玩這個新鮮的東西,認真地回答孩子的一些問題,然后,要耐心說服孩子“你要想真正弄明白這個打氣筒,還要等一會,等爸爸忙好了,會好好的陪你一起玩!好嗎?”這樣,孩子的好奇心得到了滿足,又懂得了要遵守規(guī)矩,還學(xué)會了忍耐。這樣多好??!
我們做家長的往往會走入一個誤區(qū),常常用成人的思維言行去衡量孩子,那就會常常出狀況。孩子是以直觀性思維為主,他們常常是“不理智的”,他們?nèi)狈ι畹慕?jīng)驗,常常是“想問題不全面、異想天開!”的。他們不會想的那么周到,不后悔意向的那么遠!我們不能用成人的思維方式想孩子,也不應(yīng)該以成人的行為規(guī)范去要求孩子,但是,我們應(yīng)該按照正常人的道德規(guī)范、社會準則去培養(yǎng)孩子,這是需要要在生活中一點一滴去熏陶引導(dǎo)的。方式方法不當就會適得其反。
孩子的心理發(fā)育是否健康是在平時的教育中逐漸形成的。如上“打氣筒故事”中的父母的做法,會極大的挫傷孩子求知欲,孩子在睡醒后就沒有想玩打氣筒的欲望了,因為孩子的正常求知欲望卻換來了父親的一頓打罵。這樣久而久之就會對孩子的心理發(fā)育產(chǎn)生不良的影響,孩子會不理智的想問題,他不理解父母親的做法,他不明白為什么現(xiàn)在不讓我玩?孩子甚至?xí)紒y想….“爸爸是不是不愛我?。?rdquo;“那個打氣筒一定是特別可怕的東西,要不為什么爸媽就是不讓我玩呢?”等等…..另外每個孩子生活的環(huán)境不同,他們的個性特點與愛好都不相同,家長們在教育培養(yǎng)孩子時切忌千遍一律,要根據(jù)孩子的特點來培養(yǎng)孩子。
無論怎樣,我們都要先理解孩子,理解孩子的“無理要求”。然后再去正確引導(dǎo)與說教,這樣的的做法對孩子的身心發(fā)育才有幫助。
作者介紹:
南方醫(yī)生,女,醫(yī)學(xué)院本科畢業(yè),從事兒科及兒童保健工作近30年,有扎實的理論基礎(chǔ)與豐富的工作實踐經(jīng)驗。近幾年多從事兒童心理健康及兒童心理異常的研究與咨詢、輔導(dǎo)工作,為國家高級心理保健師、咨詢師;參與聯(lián)合國兒童基金會在中國的項目組課題;長期在電臺科學(xué)育兒節(jié)目做嘉賓;自2007年創(chuàng)辦“南醫(yī)生工作室”以來,為好多有問題的孩子咨詢輔導(dǎo),受到了家長的好評。